生物技术专业-专业访谈

2025年06月25日 16:11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招生网

点击数:

《专家带你看专业》

单志,教授/生物技术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

5D698

1.请您用一两句话概括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培养目标是什么?

以立德树人铸魂、兴学强农为根基,立足新农科建设与生物技术前沿,培养具备现代生物科学理论体系和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培育兼具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与融通创新能力,能在生命健康、乡村振兴等领域引领科研攻关、产业升级和生态治理的高素质人才。

2.哪些类型的学生适合选择这个专业?

适合对生命科学、现代农业技术感兴趣,具备较强理科思维、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生;此外适合关注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生物医药等社会问题,有志于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本专业对学生的资质要求不太高,是个适合绵绵用力从事一生的专业。

3.这个专业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相比,最大的特色或差异化优势是什么?

传承四川农业大学深厚的农科底蕴,以农业生物技术为核心,深度融合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并贯通产学研全链条,形成农科基因-技术前沿-产业赋能三位一体的差异化优势。

4.专业的主干课程有哪些?其中哪些课程是学生普遍认为挑战较大的?学习这个专业需要具备哪些基础能力?哪些能力可以通过大学阶段重点提升?

主干课程包括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学、酶工程原理与技术和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等。其中,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由于其理论深奥或实践操作复杂,通常被认为是挑战较大的课程。学习本专业需要良好的化学、生物学基础知识。大学阶段可以重点在创新思维、理论和实验技能以及数据分析等能力方面提升。

5.专业是否包含实习、实验、项目制学习等实践环节?具体如何开展?学生是否有机会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学科竞赛?有哪些成果案例?

该专业包含丰富的实习、实验和项目制学习等实践环节,如课程实验、农业基地实训、企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比高达33%。在读期间,所有本科生均可参与教师的国家级、省级或自选课题。近5年,共组织1000余人次参加IGEM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创业大赛等竞赛,获国际奖励2项,国家和省级奖励300余项。

7.专业师资团队的构成如何?

生物学科现有专任教师81人,其中高级职称61人,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5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2.6%,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占比53.1%,形成了一支学缘广泛、年富力强、与农科领域有着广泛交叉合作的学术队伍。

8.该专业主要解决哪些行业或社会问题?能否举例说明?该专业近年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和岗位有哪些?能否列举典型企业或单位?

通过整合生命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本专业解决了多个行业和社会中的重要问题,如在疾病治疗、疫苗研发等医疗健康领域,在种质创新、抗逆、疾病防控、小肽绿色农药、食品安全与营养增强等农业领域,在微生物环境修复、可再生能源生产、酶制剂应用等环保和工业领域。近3年,专业就业率平均90%以上,升学率平均48.29%。与专业相关的典型企事业有成都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雅安太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保障局等。

9.学生如果选择读研,国内外有哪些对口的研究方向或知名院校推荐?

专业培养了大量优质研究生资源。近三年升学率依次攀升,分别为44.09%49.6251.16%。约90%的研究生进入中科院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985高校,以及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爱丁堡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墨尔本大学、伯明翰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昆士兰大学等国外名校。

10.外界对该专业常见的误解有哪些?您想如何澄清?您认为未来5年,哪些新兴领域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产生显著影响?

生物相关专业过去常被认为是天坑专业,就业出路狭窄。实际上,21世纪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医疗健康、农业、环境、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日益广阔。未来5年,精准医学、绿色农业、合成生物学、可穿戴医疗设备等新兴领域将对该专业人才需求产生显著影响。


《我为专业代言》

周旭东,中共预备党员,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21级本科生,曾任小班班长、组织委员和生技202302小班班助。综合素质测评成绩连续两年同专业第一,主持校级科研兴趣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撰写SCI论文1篇;获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二等奖、第九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校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等奖项、荣誉20余项。现推免至浙江大学直接攻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2A53A6

1.当初为什么选择四川农业大学的生物技术专业?

选择生物技术专业,源于对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探索热情。高中时读到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突破的报道,深感生物技术的无限可能。在填报志愿时,发现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211”、双一流高校,并且以农业科技为优势,生物科技为特色,这便深深吸引了我,我毅然将其放在首位。

2.入学后,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习模式与你之前的想象有何不同?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课程或实践项目?

和我想象中不同的是,川农大课程体系和教育体系非常前沿。展现给我的并不仅仅是百年名校的底蕴,更有丰富的生命力。最难忘的是“基因工程实验”课,从质粒提取到转基因载体构建全程实操,首次用PCR仪扩增出目标基因时的成就感至今难忘。

3.四川农业大学为你所在专业提供了哪些独特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对你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一是丰富实验室资源。每个学生都可以加入感兴趣的实验室进行学习。并且老师们都不会吝啬实验经费,只要你提出的想法合理,实验设计合理,在能力范围内老师都会无条件支持和辅导。二是丰富的科研机会和双创帮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申请科研兴趣项目和双创类赛事,并且在参赛中学校会给予很大支持,会安排一次又一次的培训,帮助你在省赛、国赛中取得好成绩。三是丰富的就业资源。这些资源让我有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实现途径。

4.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参与过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或社会调研?可以分享一次最难忘的经历和收获吗?

经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从理论概念到实体落地。

挑战:万事开头难,初期从理论知识转化为实体到logo设计每一步都非常困难。

收获:团队协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

5.专业的师资队伍在你的学习过程中给予了哪些帮助?有没有哪位老师的教导或指导让你受益匪浅?

韩兴发老师与我一直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我们无话不说,他给予的帮助颇多,从专业知识一直到为人处世,这些帮助让我在专业上和生活上都有极大的进步。

郭晋雅,我的微生物学任课老师。在她身上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生物学的魅力,更加坚定了从事生物研究的梦想。

赵野逸,我的班主任,知心大哥哥,能及时关注学生动态,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给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6.从你的视角来看,专业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哪些特色举措?你自身哪些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特色举措有以下几方面:劳动课程、课程实践、导师零距离;通过这些,一是个人勇气upup!面试时面对导师完全不会怯场不紧张,能大胆展现自己;二是实验能力up!有效支撑了我后边顺利进入浙江大学读研。

7.目前专业的实习和就业情况如何?学校和专业在就业指导、实习推荐等方面提供了哪些支持?

专业实习和就业情况优秀。学校提供了很多支持服务,如:简历门诊活动非常多;专业对口的双选会;深度的校企合作交流等。

8.如果让你给未来想报考这个专业的学弟学妹提几点建议,你会说些什么?

一是大一迷茫期尤其要注意加强学习,大二上学期就可以加入实验室学习,大二下学期就可以尝试参加专业比赛,大三就可以主动争取项目,利用好各种资源,“大胆做自己就好”。


9.回顾在专业学习的这段时光,你觉得最大的成长和变化是什么?

i人(内向不敢表达自己)变成e人(外向勇于表达),从p人(无规划)逐渐变成j人(有明确规划)。同时,更加明确会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思维逻辑更活泼同时也更加缜密。


吉火友叁,中共党员,生命科学学院2021级生物技术专业。现任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本科生党支部副书记,曾任团支书、组织委员、学生民族协会外联部部长等学生工作职务。现已考取凉山州布拖县基层选调生。

622508

1.当初为什么选择四川农业大学的生物技术专业?

高中时我就对生命科学充满兴趣,尤其是基因编辑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前景让我着迷。四川农业大学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在国内农业院校中名列前茅,学科交叉性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注重应用研究。此外,四川农业大学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也很吸引我。综合学科实力、地域优势和个人兴趣,最终选择了这里。

2.入学后,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习模式与你之前的想象有何不同?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课程或实践项目?

入学前以为生物技术会更偏向“纯实验”,但实际课程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比如《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以及《动物学》等,不仅有前沿理论,还配套了每周的实验室操作。最令我难忘的是动物学实验,通过理论知识以及实验操作,我认识到了动物身上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组织的宏伟之处,令我震撼不已!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科研流程让我真正体会到生物技术的魅力。

3.四川农业大学为你所在专业提供了哪些独特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对你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实验室)、省级生物工程中心,还与通威集团、科伦药业等企业共建了产学研基地。我们学院的实验设备也是很先进的,小到移液枪,大到各种昂贵的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充分满足了我们的实验需求,为科研之路保驾护航。

4.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参与过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或社会调研?可以分享一次最难忘的经历和收获吗?

我们专业的一些课程实习会安排去生物公司了解产业发展需求,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知识实实在在转化成了实际应用,让我对生物技术专业有了更多的向往,对行业有了更立体的认知。这些经历也让我明白:科研不仅要追求理论突破,更要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5.专业的师资队伍在你的学习过程中给予了哪些帮助?有没有哪位老师的教导或指导让你受益匪浅?

我们专业的老师大多有海外背景和产业经验,会经常结合最新科研成果进行授课。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温安祥教授,他主攻动物学。我实验总失败,温老师不仅耐心帮我分析失败的原因,还鼓励支持我更好地完成实验。有次我提取的“抗菌肽”总是无法达到理想的目标,温老师一直利用休息时间给我分析原因,给我设计改进方案,他的严谨和热情让我坚定了决心。

6.从你的视角来看,专业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哪些特色举措?你自身哪些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专业特别注重“跨学科+全链条”培养。比如《生物信息学》要求同时掌握R语言和生物学数据库等使用。我个人提升最大的是数据分析能力(R语言、生物统计学)和以及对生物学知识掌握程度,一系列的实验操作经历让我对科研严谨度有了质的提升。

7.目前专业的实习和就业情况如何?学校和专业在就业指导、实习推荐等方面提供了哪些支持?

我们专业近年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约40%的同学进入生物医药、农业科技企业(如华大基因、隆平高科),40%多的同学读研或出国。学校还开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课”,以及开展就业能力培训、考研讲座等等。学院每年春、秋季举办双选会,沃森生物、正大集团、泸州老窖等企业都会来校招聘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学生。

8.如果让你给未来想报考这个专业的学弟学妹提几点建议,你会说些什么?

第一,保持好奇心和主动性,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多关注《NatureBiotechnology》等期刊的前沿动态;第二,尽早进实验室,哪怕从刷试管开始;第三,别局限于课本,农业、医学、环保等领域都需要生物技术交叉人才;第四,练好英语和编程,这是读懂文献和处理数据的刚需。最后,准备好接受挑战——这个专业既要能泡实验室,也要能下田间地头!

9.回顾在专业学习的这段时光,你觉得最大的成长和变化是什么?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的蜕变。刚入学时我只知道按部就班上课,现在已能独立设计课题、协调团队、应对科研中的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生物技术让我学会了用科学思维看待世界——比如疫情期间,我们团队曾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新冠病毒与中药成分的作用,虽然只是模拟实验,却让我深刻体会到“科技向善”的责任感。这段经历不仅赋予我专业能力,更塑造了我用技术解决社会问题的价值观。


雅安校区: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成都校区: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都江堰校区: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28-86290999 86291999
电子邮箱:scndzs@163.com
 

蜀ICP备05026984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