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专业访谈

2025年06月25日 15:23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招生网

点击数:

《专家带你看专业》

李伟,四川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本科就读于吉林大学,之后于西南财经大学深造,先后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在职业生涯中,横跨企业、金融与教育多个领域,曾在天津LG大沽化工有限公司、遂宁银行等单位任职,积累了多行业实战经验。2018年起,他投身四川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启教学科研新征程。在学院,承担农村发展概论、绩效管理、战略管理等多门课程教学任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SSCI来源期刊《农村经济》发表《金融素养能否改变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决策?》等论文,还与硕士生合作在《财经科学》发表相关研究,积极参与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深入田间地头,为学员答疑解惑、出谋划策,助力乡村振兴与人才培养。

D684

1.请您用一两句话概括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核心培养目标是什么?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使命,以“国内一流、省内领先”为目标,实现“新文科+新农科”交叉融合,培养具有“三农”情怀,擅长乡村调研与乡村规划、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卓越农村区域发展人才。

2.哪些类型的学生适合选择这个专业?

本专业适合对农业农村发展有浓厚兴趣,希望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选择。

3.这个专业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相比,最大的特色或差异化优势是什么?

最大的特色是实现“新文科+新农科”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强农兴农一流人才。

4.专业的主干课程有哪些?其中哪些课程是学生普遍认为“挑战较大”的?学习这个专业需要具备哪些基础能力?哪些能力可以通过大学阶段重点提升?

主干课程有:《农业经济学》、《乡村调查与研究》、《农村发展概论》、《农村社会学》等农林经济管理和应用经济学课程;其中学生普遍认为《农村发展规划》和《农业经济学》等课程挑战较大,因为这些课程涉及较复杂的规划理论和经济知识模型;学习本专业需具备社会学、经济学等基础能力;在大学阶段可重点提升乡村调研、规划等能力。

5.专业是否包含实习、实验、项目制学习等实践环节?具体如何开展?学生是否有机会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学科竞赛?有哪些成果案例?

本专业包含实验、实习、项目制学习等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占22.42%的学分。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学科竞赛,包括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科研兴趣项目、“挑战杯”以及互联网+等。

6.学校是否为该专业提供特殊的资源支持?有哪些专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或教学平台?

本专业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及实践平台,如与成都市家庭农场协会、通威集团等单位合作。此外,还建有农村发展研究与设计实验室、农业信息实验室和公共管理实验中心3个综合实验室。

7.专业师资团队的构成如何?

专业师资团队由教学名师、优秀中青年为骨干、青年教师为支撑,现有专任教师35名,中高级及以上职称占比65.71%,博士学位占74.28%,拥有省级教学团队。

8.该专业主要解决哪些行业或社会问题?能否举例说明?该专业近年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和岗位有哪些?能否列举典型企业或单位?

本专业主要解决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等社会问题,如通过调研和规划助力乡村发展。近年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商业企业、能源、咨询、农业科技等相关单位,典型单位有中共市委组织部、自贡市\宜宾市农村农业局等。

9.学生如果选择读研,国内外有哪些对口的研究方向或知名院校推荐?

读研的话,国内可选择农业经济学、农村发展等相关方向,推荐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院校(近几年本专业都有很多学生升入);国外可选择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发展等领域,如美国康奈尔大学等。

10.外界对该专业常见的误解有哪些?您想如何澄清?您认为未来5年,哪些新兴领域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产生显著影响?

外界常误解本专业就业面窄、发展前景不好等,实则不然,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多个领域发展并大有可为。未来5年,人工智能、生态农业、农村电商、数字乡村建设等新兴领域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产生显著影响。


《我为专业代言》

杜文庆,男,汉族,20岁,共青团员,公共管理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2023级学生。历任学院学生会办公室固定志愿者,学生会体育部负责人,现任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农发202301班班长。有效必修加权专业第二,曾获第十九届大学生数学竞赛省级三等奖,校级优秀学生,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三下乡社会实践校级先进个人,陈育新优秀学生三等奖奖学金等荣誉,主持科研兴趣项目一项,参与挑战杯,互联网+比赛各一项,参与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的协助撰写。

26EE5

1.当初为什么选择四川农业大学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最开始在填报专业时,我了解到农村区域发展是围绕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注重与新农科交叉融合,培养具有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基本理论素养及相关农业科学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卓越农林人才的专业。我觉得是个很好的专业,因此填报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2.入学后,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习模式与你之前的想象有何不同?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课程或实践项目?

我想象中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可能理论课程偏多,但在入学后不断学习中我了解到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验课如农学概论、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开设较多。令我印象深刻的课程是农学概论的实验课,我们来到学校的农场大棚种草莓,经过一个学期的精心栽培我们也吃到了自己种的草莓。

3.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参与过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或社会调研?可以分享一次最难忘的经历和收获吗?

我曾经参与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雅安市名山区调研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茶种植产业的收入远远低于我的想象,很多茶农需要在外出务工来补贴家用。

4.专业的师资队伍在你的学习过程中给予了哪些帮助?有没有哪位老师的教导或指导让你受益匪浅?

学校师资队伍在我学习专业知识以及未来规划上给予了我专业的指导。其中银西阳老师和董夏燕老师的指导令我收益匪浅,银西阳老师带着我学习《怎样写好文献综述》,从案例分析文章到实证文章一点点带着我们解读,让我参与到老师的课题中去学习,提升了我的文章写作能力。董夏燕老师担任我们专业多门课程的主讲老师,课程内容丰富,讲课生动有趣,听不懂的知识课后去问老师都会为我悉心讲解,同时董老师还带我参与了协助省级一流课程申报书的撰写。

5.从你的视角来看,专业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哪些特色举措?你自身哪些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夯实了我的理论基础,又锻炼了我的实干能力,在专业学习中我不断提升了自己的实践与应用能力,熟练掌握SPSSstata等软件

6.如果让你给未来想报考这个专业的学弟学妹提几点建议,你会说些什么?

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课余时间多参加科研、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经历锻炼自身能力。



雅安校区: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成都校区: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都江堰校区: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28-86290999 86291999
电子邮箱:scndzs@163.com
 

蜀ICP备05026984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